推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再上新水平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有关负责人就《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指导规划(2012-2015年)》答记者问
日前,农业部发布了《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指导规划(2012-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的重要举措。近日记者就《规划》有关问题,对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有关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一、我国“菜篮子”工程从1988年开始实施,为解决城乡居民副食品供应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我国“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成效如何?
  答:正像你说的,“菜篮子”工程是1988年开始实施的,当时全国人民在吃菜吃肉上都面临供给不足的问题,国务院下了大决心,实施这项民生工程。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现在回头来看,“菜篮子”产品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局面比起当年可以说是天翻地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点城乡居民都有切身感受,一方面是市民的“菜篮子”更满了,也更丰富了,肉蛋奶、果蔬鱼可以说有钱就能买到;另一方面农民的“钱袋子”也更鼓了,无论是喂鸡养牛、养鱼种菜,还是长途贩运、坐地卖菜,农民很大一部分收入都是来自“菜篮子”产品。具体来说,“菜篮子”工程建设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持续”:
  一是“菜篮子”产品生产持续增长,供给保障能力显著增强,2011年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5亿吨、1.4亿吨、7958万吨、2811万吨、3811万吨、5603万吨,人均占有量分别比1987年增长2.2倍、5.7倍、1.9倍、2.8倍、7.1倍、3倍。
  二是“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高。为让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菜”、喝上“放心奶”,这些年各级农业部门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监管体系日益完善,“菜篮子”产品总体合格率比十年前提高了30个百分点。
  三是农产品市场持续兴旺,“买全国、卖全国”已成为常态,一年四季无论北方、南方,“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基本形成了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传统业态和新型业态、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格局。
  四是“菜篮子”产业持续壮大。目前“菜篮子”产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超过50%,来自“菜篮子”产品的收入占农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45%。同时,“菜篮子”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其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从1987年的不足50%提高到2011年的65%,已成为我国农业出口创汇的主要渠道。
  二、这些年在国家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菜篮子”工程建设已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么还要编制《规划》?《规划》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这是因为随着形势的发展,“菜篮子”工作现在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成绩很大,问题不少。这些问题主要是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经过这么些年发展,现在大家兜里有钱了,眼界开阔了,要求也更高了,对“菜篮子”工程建设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问题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还要通过发展来解决,因此我们才要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编制《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指导规划(2012-2015年)》,进一步加快建设“菜篮子”工程,让产品更丰富、更放心。
  具体来说,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和消费需求的变化,“菜篮子”工程建设逐渐暴露出的新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市消费需求增长与城郊生产能力下降的矛盾加剧,部分城市“菜篮子”产品自给能力下降。二是“菜篮子”产业发展方式较为落后,标准化、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高,生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科技支撑能力和信息服务水平不强。三是“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农药残留超标、非法使用违禁添加物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个别突发性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四是个别地区部分“菜篮子”产品滞销卖难问题屡屡出现,价格调节、储备吞吐、风险防范等应急调控和风险化解机制还不够完善。
  针对上述情况,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同年3月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由农业部牵头制定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规划。两年多来,在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并征求相关部委意见的基础上,我部编制了《规划》,以更好地指导各地开展工作。《规划》共由四部分组成。现状部分重点分析了我国“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及建设目标部分从全局出发,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指标。区域布局部分从细化“菜篮子”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园艺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的具体建设内容。保障措施部分从加强组织领导、资金投入、技术研发推广、产销衔接、质量监管和市场调控六个方面提出了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主要措施。
  三、《规划》要达到什么样的建设目标?农民又能在哪些方面获益?
  党的十八大报告作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部署,这为新时期“菜篮子”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规划》提出新一轮“菜篮子”工程要以保障“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通过强化生产、流通、质量、调控等能力建设,推动“菜篮子”工程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具体目标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到2015年,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5.5亿吨和1.7亿吨、8500万吨、2900万吨、5000万吨、6000万吨,大城市蔬菜自给率稳定提高。二是生产方式明显转变。到2015年,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区全部采用集约化育苗和采后商品化处理;生猪、蛋鸡、奶牛规模养殖比例达到50%、73%、38%。三是流通条件得到改善。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建立,农产品集散地、销地、产地批发市场统筹发展。四是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到2015年,“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基本建立,主要“菜篮子”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直接从事“菜篮子”产品生产的劳动力约1.5亿人,从事加工、贮藏、保鲜和销售等服务的劳动力约1亿人。可以预计《规划》实施后,“菜篮子”工程在拉动农民就业增收上的作用将进一步放大。从生产和销售这两个与农民利益联系最为紧密的两个环节来看,农民将主要在两方面获益。一方面是增强农民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规划》提出将在大中城市郊区和主要“菜篮子”产品优势产区,支持建设一批园艺产品、畜禽水产品标准化、设施化、生产基地和规模养殖场(小区),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是提高农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今后将支持建设和改造一批具有公益性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市场等,重点推动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提高产后初加工水平,完善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强信息监测发布,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扶持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广泛开展营销促销活动,帮助农民开拓外销市场,实现增产增收。
  四、刚才提到要重点推动建设一批产地市场,那么《规划》关于这方面的具体设想是什么?
  答:农产品产地市场一头连着广大农民,一头连着收购批发商,是衔接生产和销售的重要纽带。建好产地市场:一是有利于发挥市场的价格形成和信息传播功能,引导农民以需求为导向合理安排生产,增强农民在交易中的定价话语权;二是有利于快速集散农产品和扩大流通范围,实现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为农民解决销路问题;三是有利于推动冷藏保鲜、烘干脱水等初加工设施建设,缓解鲜活农产品过于集中上市的压力,减少农民损失;四是有利于按照统一标准对农产品进行包装处理,在市场流通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品牌和信誉,促进农民增收;五是有利于带动加工、储运等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起到“建一个市场、兴一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的效果。
  但是,由于多年来社会资本和财政投入多集中于城市销地市场建设,产地市场建设明显滞后,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最薄弱环节。因此,加快产地市场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为顺应这一形势,《规划》提出要重点支持建设一批“菜篮子”产品产地市场,共包括国家级产地市场、区域性产地市场和农村田头市场三个层次。其中,国家级产地市场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价格形成中心、产业信息中心、物流集散中心、科技交流中心和会展贸易中心,主要布局在生产集中度高、产业单一性强的国家优势产业带;区域性产地市场建设成为区域内农产品的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传播中心、物流集散中心,主要布局在省级规划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区或特色农产品主产区、传统商品生产基地;农村田头市场建设成为农产品分级、包装、烘干、冷藏等活动的简易场所,主要布局在优势农产品区域或特色农产品主产区、传统商品生产基地,选择具有一定生产能力和商品量的“一村一品”村庄。
  五、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规划》的实施?
  答:“菜篮子”工程既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企业、农民等方方面面,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努力,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此,《规划》从6个方面阐述了保障“菜篮子”工程顺利实施的主要措施。首先是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推动将“菜篮子”产品生产用地保有数量、主要“菜篮子”产品自给率、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等重点指标纳入市长负责制的考核范围。其次是加大资金投入,落实和完善“菜篮子”产品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投入机制。第三是加强技术研发推广,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提高“菜篮子”产品科技含量。第四是加强产销衔接,加快建立“菜篮子”产品产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营销促销活动,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此外,我们还将进一步强化“菜篮子”质量安全监管,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动建立健全“菜篮子”产品市场价格调控机制和应急储备制度,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大中城市和“菜篮子”产品主产区建立主要产品的价格支持政策。

原创文章,作者:王 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9516

(0)
王 璐王 璐订阅者
上一篇 2013年1月21日
下一篇 2013年1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