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兽医药学科近年研究与应用进展(Ⅱ)

  上接2012年第10期(总164期)学术研究栏目
3 兽药代谢动力学与药物残留
3.1 化药代谢动力学方面 涉及药动学模型、动物或组织器官的药动学和群体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刘雅红报告“群体药动学”进展并综述其具体流程和方案,评价群体药动学表达的(包括动物群体和个体及群体中不同患病个体的年龄、体重、性别、疾病与剂量状况及合并用药等因素)的平均参数,在优化给药方案、药物残留及新药研发中的重要意义。李冰阐述《多种抗菌药物PK-PD(药动-药效)结合模型参数理论及其在兽用抗菌药物中的应用》。刘志报告了达氟沙星在猪体内药动-药效同步模型研究。有一种药物“生理药动学模型”是以生理学、化学和解剖学模拟机体血液循环与组织器官连结而设计、用以描述药物在体内分布、代谢经时变化的模型;远立国建立了“沃尼沙林在猪体内生理药动学模型”并进行了有效验证和敏感分析;罗显阳报告《环丙沙星在大鼠生理药动学模型的血流图设计》。孙永学作了《沃尼沙林在猪体内生理药动学及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徐倩倩报告《大环内酯类(ML)药物的药动学研究进展》,阐述 ML 中的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埃玛菌素、埃普诺菌素、莫西菌素在动物体内的药动学规律: 其原型是主要残留物,亦是最好的检测残留标记, 其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的残留远远高于肾脏和肌肉组织;皮下注射比经皮/浇泼给药维持时间长;但浇泼剂的休药时间一般比其他给药途径要短很多;浇泼剂的休药期分别为 14天、17天、28天、35天;猪皮下注射伊维菌素的休药期为 28天;而肌内注射多拉菌素休药期为 48天;埃普诺菌素在泌乳奶牛因在乳中含量低,认为不需要停药期。  还有多西环素混悬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刘辉旺);麻保沙星口服液及注射剂在健康家犬的药动学比较及安多福在肉鸡口服的药动学和残留研究(张玲玲);麻保沙星在山羊体内药动学研究(李引乾)和麻保沙星在番鸭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王蕊);土霉素在子宫内膜炎奶牛血液和乳汁中的药动学研究(孙永学);盐酸头孢噻呋混悬注射液在猪药动学及组织残留研究(曾繁活)。头孢噻呋钠在哺乳猪和保育猪体内的比较药动学研究(李长流);国产头孢喹肟反相高效液相法(UV-HPLC)测定在猪体内的药动学与残留(刘利锋);氟苯尼考磺酸盐在肉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丁飞);头孢噻呋钠在鸭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余祖功);蒽诺沙星包被剂体外释放度及其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林恒);20% 吡喹酮注射液在水牛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卜仕金);口服磺胺氯吡嗪可溶性粉和磺胺氯吡嗪溶液之间鸡体内的药动学生物等效性参数测定(王柄璋);罗非鱼多西环素的药动学特征(李智丽)等。3.2 中草药代谢动力学方面 连翘酯苷在雏鸡体内药动学研究(周旭平);黄连解读散超过微粉成分-栀子苷在家兔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马玉芳);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定催奶注射液中的川芎主要成分阿魏酸(宋敏)和盐酸小檗碱(高海鹏);油菜花籽有效成分-山奈酚在家兔体内的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姚秋萍)。3.3 兽药残留研究方面 左晓磊综述《畜产品中毒害物质残留的研究》包括药物残留、重金属残留、生物毒素残留、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疫病致病因子污染、环境污染、饲料污染、动物排泄物污染等。孙永学报告沃尼沙林在猪组织中残留特征是时间短,消除迅速,肝浓度最高,肾、肌肉较低,脂肪浓度极低,建议休药期为1天。王丙璋试验乳酸蒽诺沙星可溶性粉、蒽诺沙星钠可溶性粉、盐酸蒽诺沙星可溶性粉、在鸡组织中的蒽诺沙星标志物在肌肉、肝和肾残留量,分别于停药3天、5天和7天降至MRL(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以下,建议休药期至少分别为5天、7天、9天。罗永煌试验蒽诺沙星以添药食饵水面投喂(40mg/kg鱼重,早晚两次,连喂5天)在草鱼体内的残留消除至最高残留限量(0.1ug/g)为1176 h(未检出),建议休药期为22天(528度日)。区光伟观察鸡粪中的土霉素在自然光照下降解的半衰期为4.09±1.16天;同时研究蒽诺沙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和肥力的影响,结果说明蒽诺沙星能使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及代谢功能多样性降低,因而降低土壤肥力,也将诱导土壤细菌产生耐药性。
4 抗菌药及其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基因、消减/控制细菌耐药性、保护抗菌药物敏感性是热点主题。4.1 耐药性的研究 细菌耐药性可以由细菌染色体变异而引起。吴聪明《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与流行病学研究》和马立才《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风险评估》两论文介绍:国外有丹麦、美国、西班牙、日本、挪威、瑞典、加拿大、新西兰、意大利、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已先后建立了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控/监测系统,我国农业部近年已经建立了6个兽药耐药性监测实验室,并于2008年启动了全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络。王绍琛在细菌《超突变子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报告中讲述,超突变子是指具有高突变频率的细菌染色体,其突变频率可高达普通菌株的100~1000倍,抗生素可以刺激细菌突变频率,突变频率的瞬时增加可能产生导致其他药物的耐药性突变,并阐述了超突变子的产生机制及它们与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黄思扬报告“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S”在大肠杆菌中的分子遗传途径,认为qnrS基因能够通过转座方式整合到不同的质粒上,传播耐药分子,导致耐药扩散。林居纯检测2007年~2008年从禽场分离183株(鸡13株、鸭51株)金葡菌 对24种抗菌药的敏感性为:青霉素、氨苄西林、磺胺异噁唑、复方新诺明、甲氧苄啶(TMP)耐药率高达81%以上,头孢噻呋、先锋唑林、阿米卡星、卡那霉素、氯霉素耐药率8%~19%,其余抗菌药的耐药率20%~50%;95.6%以上菌株呈现双重及多重耐药(3~8耐),有114种耐药谱型,这种情况也存在其他动物群中。
  
……
……
本文全文刊于本杂志2012年11月刊,可从知网下载或向本刊订阅。

原创文章,作者:刘 少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gdwbj.com/archives/10688

(0)
刘 少娟刘 少娟
上一篇 2012年12月12日
下一篇 2012年12月1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中国动物保健》杂志投稿邮箱:zgdwbj@163.com。如果您浏览到页面信息存在问题,请将该页的链接发送至publisher@zgdwbj.com。谢谢!